萬雨芯
北京時間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8年4月1日——6月30日)財報。財報顯示,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下文簡稱“大文娛業務”)總收入達到59.75億元,同比增長46%;但同時虧損額也達到42.9億元。
5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優酷正式成為2018世界杯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伙伴,耗費16億元買下世界杯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多項權益。6月7日,同為阿里大文娛核心用戶平臺的UC獲得央視授權的世界杯賽事、集錦、花絮等短視頻播放權。
根據財報中提供的數據,2018世界杯期間,中國市場使用優酷客戶端觀看世界杯的設備(手機、平板、網絡電視)數量達到1.8億臺,2400萬人通過優酷同步觀看了法國vs克羅地亞的世界杯決賽直播;優酷日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率也達到了200%。
在世界杯版權上投入巨資之后,盡管收獲了巨大的用戶流量,阿里大文娛業務的虧損額卻不降反增。
2019財年一季度,阿里大文娛業務虧損42.9億元,息稅前利潤(Adjusted EBITA)為-31.32億元,息稅前利率為-52%;而去年同期,阿里大文娛業務虧損33.88億元,息稅前利潤為-17.48億元,息稅前利率為-43%。相比于去年同期,阿里額外在世界杯版權上投入了16億元,而賬面上看,大文娛業務的虧損增加了9.02億元。
根據財報中的說明,虧損額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購買2018世界杯中國市場的直播版權、對原創內容產品的投資擴大以及鞏固用戶基礎并提升用戶體驗。
雖然,從財務角度,優酷購買世界杯版權無法避免虧損的局面,但阿里巴巴對于世界杯項目總體是持滿意態度的。
“單從商業廣告收入來講,不可能達到盈利的狀態。阿里巴巴對世界杯的運營有多重目標,包括優酷自身的商業收入、用戶增長、會員銷售,以及給整個阿里巴巴業務的拉動等。我們最看重的是團隊的能力建設,我們都覺得這次世界杯對以優酷為核心的阿里巴巴相關業務的拉動達到了預期。”在7月19日阿里大文娛與蘇寧體育的簽約發布會后的媒體群訪中,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說。
16億買下世界杯版權之后,阿里大文娛在7月宣布入股蘇寧體育,這也是其在體育領域的又一次加碼。據懶熊體育了解,蘇寧體育此番A輪融資由高盛、阿里巴巴共同領投,融資額約40億元,其中阿里大文娛投資額約合人民幣20億元,占到總融資額的50%左右。
除了戰略投資蘇寧體育外,阿里旗下優酷體育還與蘇寧體育旗下PP體育戰略合作,雙方共建聯運平臺,優酷也在自身平臺上引入推出PP足球頻道,直播中超等足球賽事。
“對于阿里巴巴集團來講,數字內容并不是體育的全部。我們希望通過對蘇寧體育戰略性投資,能夠完成阿里巴巴對整個體育產業(線上線下、國內國際)的一些思考實踐。”楊偉東表示。
在虧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阿里大文娛在體育領域仍在不斷加大投入,這不免會讓資本市場有所擔憂。實際上,除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核心電商業務之外,包括阿里大文娛在內的其他業務虧損均有所擴大。阿里云虧損20.74億元,同比虧損擴大15.42億元;阿里創新業務虧損37.75億元,同比擴大21.63億元;阿里大文娛自去年同期虧損最多之后,本季度以近43億的虧損額再度成為阿里內部的“虧損王”。
“優酷買世界杯版權,絕對不只是為了買內容播放。我們希望以購買世界杯版權作為一個進軍體育產業的信號,給團隊吹響的一個沖鋒號。”5月底,優酷從央視拿到世界杯版權,楊偉東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說道。
但吹響了這個“沖鋒號”,如何在IP經營和商業變現上取得突破,避免進軍體育內容變成一樁“砸錢賺吆喝”的買賣,是阿里大文娛下一步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懶熊體育www.lanxiongsports.com,原文標題:阿里大文娛單季度虧損近43億,投資世界杯版權及原創內容成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