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激素和神經系統一起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心情、工作壓力、疾病等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引起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過多或過少,新陳代謝功能紊亂,就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內分泌疾病發生。
女性很容易引發內分泌功能紊亂,多由于工作、生活、家庭等多方面壓力,年齡增長,腎氣衰退,情緒失調,營養不良以及環境因素等導致,表現為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痤瘡、脾氣急躁、肥胖、不孕等。
中醫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即陰陽失調。陰陽失調是陰陽雙方失去協調平衡關系的病理狀態,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病理變化,疾病可用陰陽失調來說明。內分泌失調也不例外,屬于陰陽失調范疇。
內分泌失調如何調理?首先從飲食、運動、情志上入手,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少食辛辣油膩、高熱量的食物;參加各種運動鍛煉,提高人體基礎代謝能力,加快腸胃蠕動,從而緩解內分泌異常;生活規律,合理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夫妻生活和諧。
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十分重要。女性因為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點,較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而出現抑郁、憤怒等情緒,特別是在月經期或者妊娠期等比較特殊的時期,這時更要注意內分泌的穩定。因此,女性更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波動較大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
至于藥物的調理,中醫治療主要是以平衡陰陽、調暢氣血為原則。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癥狀,進行個體化調理。如患者以失眠為主,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酸棗仁湯加減、合歡安神方劑。月經不調者選用四物湯加減。潮熱盜汗選用知柏地黃丸、二仙湯。皮膚老化選用柴胡舒肝散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等。中氣不足選用黃芪建中湯、補中益氣湯等。
實踐證明,內分泌失調及早采用中醫辨證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